返回
首页 > 教育

以逸待劳的意思和典故是什么

时间: 2023-08-30 16:40:57

  意思:以逸待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典故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刚登上帝位,全国还没有完全统一。有几个地方势力一直在和东汉朝廷抗衡,其中最大的就是西北。陇右的隗嚣和西南巴蜀的公孙述。

  刘秀试图招降隗嚣不成,就派兵攻打陇右,谁知却被打败。修整一段时间后,刘秀又派大将冯异前去征讨隗嚣。隗嚣立即派部将行巡率领大军前去占领冯异必经之路的枸邑,打算在这里抵抗冯异的进攻。冯异也赶紧加快行军速度,想抢先占据枸邑。

这时,冯异手下的将领说:“隗嚣的军队刚打了胜仗,士气正旺盛,最好不要现在和他们相争。”冯异却说:“隗囂现在就是想趁机夺取枸邑,以此来动摇我军军心。我们目前的兵力不足以和他正面交战,但防守就足够了。所以我们必须快点儿夺下枸邑,以逸待劳,那样才有取胜的可能。

  于是冯异带领急行军占领了枸邑,然后封锁消息,休整军队。等行巡大军赶到枸邑时,冯异才派兵突然从城中杀出。行巡军不知道城中有人,被杀得措手不及,仓皇败逃。冯异又率军乘胜追击,一举攻破了行巡的军队。

以逸待劳的意思和典故是什么

  以逸待劳的寓意

  在战争中,敌我双方的力量是相对而言、互相转化的。这就像《周易》里“刚”和“柔”两个相对的事物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刚”和“柔”有可能互相转化。以逸待劳的计策,正是以“刚”喻敌,以“柔”喻己。在敌人气势正盛,或者已经占据十分有利的地形条件下,我方不能采取直接进攻的方式使敌人处于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我方为了避开敌人的锋芒以增强自己的力量,为了审时度势以寻找合适的战机,可以首先主动采取守势,一边积极防御,一边养精蓄锐,并因势利导地控制敌人,调动敌人在预设的战场上四处奔波,等到敌人疲惫不堪、锐气削减、敌我态势发生变化时,我方再后发制人,就能够一举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这就是从《周易》损卦“损刚益柔有时”一语中悟出的道理。所以,以逸待劳其实是对战争主动权的争取,是不能把“待”字理解为消极、被动地等待的。使用这一计策时,一定要对自己和对方的所处环境、意图,以及彼此间的实力对比情况了如指掌。

时机不成熟时,我方要善于等待时机,可以采取退避三舍、虚于应付、慢火煎鱼、故意拖延等办法与敌人巧妙地周旋;一旦时机成熟,我方就要转守为攻,一鼓作气消灭敌人。

以逸待劳的意思和典故是什么

  以逸待劳的出处

  以逸待劳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意思是:以我就近进入战场而待长途奔袭之敌;以我从容稳定对仓促疲劳之敌;以我饱食之师对饥饿之敌。这是懂得并利用治己之力以困敌人之力。

  以逸待劳近义词

  一张一弛、按兵不动、逸以待劳、以逸击劳、用逸待劳

  以逸待劳反义词

  疲于奔命

猜你喜欢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4 天奇生活网 版权所有

渝ICP备18012671号-3

联系邮箱:kf@tianqi.com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22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