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母三迁讲了什么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很不好,就把他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求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是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如果懒惰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会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身体力行以后专心读书,实践圣人的教训,最终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应该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也说明环境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