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十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初步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个决定阐明了加快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经济体制改革的意思
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经济体制的各个层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市场经济特征,至2008年,总体市场化程度达到70%左右,成效显著。
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经济体制改革全方位推进,在一些关键性、基础性改革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改革进一步健全市场机制,破除垄断,发挥价格机制作用,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发挥政府在各种形式的行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