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教育

苏东坡画扇文言文翻译

时间: 2022-09-22 11:40:00

  《东坡画扇》的翻译为: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有人告状说有个人拖欠购绫绢的两万钱不肯偿还。先生于是把那人召来询问,(欠钱者)说:“我家是以制扇为职业的,正赶上我父亲去世,而又从今年春天以来,连着下雨,天气寒冷,做好的扇子卖不出去,不是故意欠他钱。”

  先生仔细地看了他很久,说:“暂且拿你做的扇子来,我来帮你开张。”一会儿扇子送到,先生拿了空白的夹绢扇面二十把,顺手拿起判案用的笔书写行书、草书,画上枯木竹石,片刻就完了。就把写画好的扇子交给那人说:“去外面快卖了还钱。”

  那人抱着扇边流泪答谢边往外走。刚出了府门,就有喜欢诗画的人争着来用一千钱买一把扇子,拿的扇子马上卖完了,来得晚的人想买也买不到,甚至到了非常懊悔地离开的地步。卖扇子的人于是全部还清了欠款。整个杭州郡的人都称赞感叹(这件事),甚至有感动得流泪的人。

苏东坡画扇文言文翻译

  《东坡画扇》原文

  先生职临钱塘江日,有陈诉负绫绢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

  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随意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

  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一郡称嗟,至有泣下者。

苏东坡画扇文言文翻译

  《东坡画扇》注释

  先生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

  陈诉:告状。

  负:拖欠

  偿:偿还

  某:我。

  适:适值,恰好碰上。

  而:却

  不售:卖不出去。

  姑:姑且,暂且。

  发市:开张。谓做生意来了顾客。

  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就用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

  草圣:草书。

  逾:走出。

  好事者:喜欢某种事业的人。

  去:离开。

  尽:全部

  逋(bū):拖欠。

  嗟(jiē):慨叹,叹息。

  业:职业

  《东坡画扇》赏析

  《苏东坡画扇》中主要写了苏东坡利用自己的书画才能帮助被告还清了债,完美地结了一件经济纠纷的案子。苏东坡结案的方法别具一格:被告因为天气原因,制了扇卖不出去才无力还债,苏东坡就现场为被告的房子题词画面,结果人们抢着高价购买,一场官司就这么简单而完美地解决了。试想,如果苏东坡的书画水平一般,谁肯花这大价钱来买扇子呢?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除了有高尚的德行,还需要有不凡的能力,并把这能力用在该用的地方,为民造福。

  苏东坡在制扇人的扇面上题词作画,客观上达到了画龙点睛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使因故欠钱未还的制扇人,售扇而还清欠款。虽举手子劳,但东坡的爱民之心,为官格调之高展现于世人面前。

  该篇文章启示我们要善于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东坡画扇》出处

  东坡画扇,出自南宋何薳(yuǎn)的《春渚纪闻》。讲述的是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为制扇匠人在扇面上题字、作画,使扇子很快卖出,解决了制扇人的欠债故事,体现了他对老百姓的关心,后用来比喻关心百姓疾苦,爱民如子。

  《东坡画扇》作者简介

  何薳(1077-1145):字子楚,一字子远,晚号韩青老农,浦城(今属福建)人。何去非之子。

  其父何去非,曾由苏东坡推荐为官。宋高宗绍兴十五年卒,年六十九。著有《春渚纪闻》。事见《东牟集·卷一四·隐士何君墓志铭》、[清]嘉庆《浦城县志·卷二三》。

  苏东坡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法,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猜你喜欢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4 天奇生活网 版权所有

渝ICP备18012671号-3

联系邮箱:kf@tianqi.com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22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