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教育

红楼梦第二回概括

时间: 2022-07-15 15:03:00

  贾雨村在甄士隐的资助之下发迹,回到姑苏任知府。马上找到甄士隐的丈人封肃家,欲求娶甄家Y鬟娇查,封肃自然乐意。一项小轿把娇杏连夜送入府衙。这娇杏不多时就产下一-子。半年后,贾雨村之妻病故,就扶娇杏做了正室夫人。

cfcd08862d24cabb.jpg

  贾雨村初入官场,不懂官场潜规则,得罪了很多人,因恃才侮上更有贪酷之弊,不到两年,便被参革职。贾雨村将资本与家人送回原籍,独自云游天下,又寻找机会去了。

  贾雨村到了扬州,正值林如海要为小女黛玉聘老师,贾雨村便托人当了林黛玉的老师。不多时,林黛玉之母贾敏去世,黛玉终日守丧,加上体弱多病,又犯了旧病。贾雨村就自在闲逛,在一酒肆遇见做古玩生意的旧友冷子兴,便打听京城要闻趣事,冷子兴能在古玩行做出名气,绝非等闲之辈。二人说话投机,最相契合。

  在海阔天空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介绍得清楚明白。贾府貌似鼎盛,实则已有败落之象。冷子兴详尽说明荣宁二府由盛转衰的趋势。他说荣宁二府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尽上来了。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而已。二府的儿孙一代不如一代,整个大家族后继无人。预言贾家即将走向衰败。

0c796eb5b1b7bdee.jpg

  荣国府王夫人第三胎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上面还有字迹, 便取名宝玉。他长大后常发古怪之谈,是个情种,只愿和女子相处,并且有不为人知的能力。这个宝玉聪明淘气。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那宝玉什么都不抓,竟抓了些脂粉钗环。贾政大怒,认为长大必为酒色之徒。贾雨村说这个宝玉应该是性情中人,又举出自己见过的一一个甄宝玉,二人年纪、性情,甚至言行也颇一致。贾雨村认为贾宝玉不同凡响。贾雨村进一步阐述对人生的看法,他借历史发宏论,人生靠运气,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进而引出邪正二气及大仁大恶之人的议论。

  通过这次小聚,贾雨村得知黛玉原来就是贾府中史太君外孙女儿。这层关系成全了贾雨村日后进身。他的好运气又来了。

  红楼梦第二回的主要人物

  1、贾雨村

  贾雨村,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故为“假语存焉”。原系湖州人氏,生于仕宦人家。但到他时,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下他一人。

  他想进京求取功名,无奈囊内空空,只得暂寄姑苏城里葫芦庙中安身,每日卖文作字为生。后因甄士隐相助,他才有钱上路,考中进士,升为知府。

  不久因贪酷徇私被革职,受聘至林如海家任林黛玉启蒙教师,借与林如海的关系攀附上了贾政。

  在贾政的帮助下,他又官复原职,但为官不正,乱判了一起“葫芦案”(为“糊涂案”),后来这一案件被世人所知,因为“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2、林黛玉

  《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身魂,荣府幺女贾敏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母亲贾敏是贾母四个女儿里最小的女儿。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

  3、冷子兴

  他是周瑞的女婿,都城中的古董商,和贾雨村是好朋友。他对贾雨村介绍荣国府,使贾家众人在他口中整体亮相。

  红楼梦第二回的好词好句

  1、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2、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3、成则王侯败则贼了。

  4、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

  5、偶因一回顾,便为人上人。

  6、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7、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8、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9、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

  10、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红楼梦第2回读后感篇

  《红楼梦》以贾府衰亡为主要线索,全书以贾府为中心,描述上至朝廷,官场,下到市井、 乡里的人情世故和风尚习惯,可谓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最吸引我的就是上至宝玉,金陵十二钗,下至Y头都是那么的具有才华,个个都出口成章, 让我刮目相看, 更让我崇拜得五体投地。印象最深的就要数黛玉和宝钗了。

  黛玉或许是从小体弱多病,又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所以养成了她多愁善感的个性,她的眼泪总是又多、又细、又长。空有了一颗玲珑心和无人可及的诗情才艺,真是让我倍感遗憾啊!反之,宝钗从小就在大户薛家出生,又有母亲和哥哥的疼爱,她的性格就大家闺秀所具备的大气了,所以也更得长辈们的喜爱了。更是“是非面前绕道走”,连Y头们都喜欢她。而我又觉得她虽然表面上是风光了,但做每件事都要思前想后,《红楼梦》 里对每个人都是刻画得入木三分,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心思,读了以后真是受益匪浅,更感到世态炎凉,真真假假,到头来都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猜你喜欢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5 天奇生活网 版权所有

渝ICP备18012671号-3

联系邮箱:kf@tianqi.com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22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