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的《春日五首》中写出了春雨轻柔、细腻、若有若无的特点。
《春日五首》其二中写雨后春景,诗人捕捉到春雨“万丝”的特征,把镜头的焦点对准了庭院一角,摄下了一幅雷雨后晴春晓日的精巧画面。通过对偶形式,拟人手法,衬托庭院的华丽,描绘了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芍药亭亭玉立、蔷薇攀枝蔓延,故各有“含春泪”之态、“无力卧”之状。
因其体物入微,情致蕴藉,通篇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景物、现象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摄取力、表现力。在意境上以“春愁”统摄全篇,虽不露一“愁”字,但可从芍药、蔷薇的情态中领悟,又曲折体现了诗人由于宦途艰险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性格。
雷是“轻”的,雨如“丝”般,春雨的特色诗人只用两个字就揭示出来了。那碧绿的琉璃瓦,被一夜春雨洗得干干净净,晶莹剔透,犹如翡翠,瓦上还沾有水珠,在晨曦的辉映下,浮光闪闪,鲜艳夺目,令人心旷神怡。
《春日五首》原文
其一:幅巾投晓入西园,春动林塘物物鲜。却憩小庭才日出,海棠花发麝香眠。
其二: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其三:夹衣新著倦琴书,散策池塘返照初。翠碧黄鹂相续去,荇丝深处见游鱼。
其四:春禽叶底引圆吭,临罢黄庭日正长。满院柳花寒食后,旋钻新火爇炉香。
其五:金屋旧题烦乙子,蜜脾新采赖蜂臣。蜻蜓蛱蝶无情思,随例颠忙过一春。
《春日五首》翻译
其一:早晨打扮得很潇洒来到西园赏春,在春风的拂动下,林木池水,处处都显得生机勃勃。走累了,退到小庭上休息一会儿,这时才刚刚日出,只见海棠花盛开,麝兽还在那里打瞌睡。
其二:绵绵春雨,伴着轻微的雷声,飘洒了一夜,一轮红日升起在东方,投射在房顶层层琉璃瓦上苍翠欲滴。小园里芍药花含情脉脉,花瓣上饱噙着隔夜的雨珠儿,蔷薇花伸出了嫩枝,是那么地娇慵无力。
其三:穿着新做成的夹衣,在春日有些困倦,懒得再弹琴看书,因春困而策杖散步在池塘周围,这时太阳才刚刚照到池面上,反射着光芒。自己在池水周围散步,翠碧鸟和黄鹂受惊而起,相继飞去,自己只得低头观赏在荐丝深处穿来穿去的游鱼。
其四:在屋内听到传来的鸟鸣声,圆亮有力,临摹完王羲之的黄庭法帖,正是太阳当空,还是走出户外散步去。此时正是寒食节后,满院柳絮飞扬,家人忙着钻木取火,点燃火炉,院子里飘荡着木火的香气。
其五:每天校对黄本书籍,令人有些厌烦,自己正如工蜂一样,每天在书房里辛勤校对。细细想来,蜻蜓和蝴蝶与工蜂比起来,该是没有什么意思了,它们也跟着颠忙了一生,结果一事无成,不像工蜂那样留给人们甜蜜。
《春日五首》注释
1、幅巾:古代男子用绢一幅束头发,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不著冠。
2、西园:指汴京顺天门外的金明池,亦称西池。
3、麝(shè)香:指麝,亦称“香獐”,其分泌的麝香可作药用,可作香料。
4、万丝:雨丝。丝,喻雨。
5、霁(jì)光:雨天之后明媚的阳光。霁,雨后放晴。
6、浮瓦:晴光照在瓦上。
7、参差:指瓦片的层叠。
8、芍药: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芍药花。
9、春泪:指雨后芍药上的水珠。
10、散策:策杖散步。
11、翠碧:鸟名,其羽毛是翠碧色。
12、荇丝:即荇菜,一种多年生水草。
13、引匮吭:形容鸣声圆润。
14、黄庭:道经名。此指《黄庭经法帖》。
15、柳花:柳絮。
16、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古时是日禁火寒食。
17、钻新火:钻木取火。此指清明节取新火。
18、爇(ruò):点燃。
19、金屋旧题:指皇宫藏书中的旧籍。
20、乙子:图书分类名称。
21、蜜脾(pí):蜜蜂营造连片巢房,酿蜜其中,其形如脾,因称蜜脾。
22、蜂臣:与蜂皇相对,指采蜜的工蜂。
《春日五首》赏析
诗中描写的春色春景,表现了作者一时一地的情思,或有所闻,或有所见,或有所喻,都写得工丽奇巧,悦人耳目。
第一首写诗人晓游西园的情景,诗人幅巾便装,潇洒出游,处处春动,物物鲜丽,而诗人的心情也格外闲逸、轻快。
第二首诗是历代诗评家争议最多的一首诗,写雨后春景。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
第三首写诗人读书之余策杖散步所见林池春景,鸟声悦耳,游鱼自乐,诗人原本倦怠的心情也焕然一新。
第四首写京城寒食节后的市井风情,一扫暮春时节的凄凉与伤感,既抒写了诗人闲雅自适的生活情趣,也表现了平常而世俗的京都生活。
第五首作者以工蜂自喻,言蜜蜂酿蜜的巢房依赖于辛勤劳作的工蜂,自已正如这工蜂一样。这里作者自喻自慰,言自己踏实工作,有所成就。
《春日五首》创作背景
这五首诗为一完整的组诗,是秦观于元祐年间(1086~1094年)在京师供职秘书省校对黄本书籍时所作。这组诗也并非同作于一朝或一夕,而是随时有感而发,信口吟出,随手拈来,同为春时所写,故曰“春日五首”。
《春日五首》作者介绍
秦观(1049~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北宋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其散文长于议论,生平详见《宋史》卷四四四,有《淮海集》。